特朗普最近的心情显然不错。在他高调宣称“推动”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并促成伊以停火后,这位前总统又忍不住拿历史“自夸”:“我不想提广岛,也不想提长崎,但美国扔两颗原子弹后,二战确实终结了。”这番看似避重就轻的言论,实则暗藏玄机——他正试图将自己“炸伊朗核设施终结战争”的操作,与杜鲁门投放原子弹的“历史功绩”划上等号。 然而,这话听在日本人耳中,恐怕只剩“破防”的刺痛。作为全球唯一遭受核爆的国家,广岛与长崎的伤痕早已刻入日本集体记忆。但中国网友的调侃更一针见血:“看看你们的美国主子,总把你们当谈资涮,你们却连反驳的余地都没有。”
对比德国的表现,日本的“玻璃心”更显讽刺。前阵子,德国新总理与特朗普会面时,主动提起一个微妙的日子:“明天就是6月6日,诺曼底登陆纪念日,这是美国‘解放’我们的日子。”当特朗普尴尬地说“这对德国或许不愉快”时,德总理却回应:“短期看是不愉快,但长远看,是美国帮助德国从纳粹手中解放。”这番回答暗藏智慧:二战中盟军打击的是纳粹政权,而非德国人民。就像德国前总理勃兰特“华沙之跪”的反省传统,如今的德国将“被解放”视为洗刷历史污点的契机——他们不认为自己是“被征服者”,而是“从暴政中挣脱的胜利者”。 这种历史认知的差异,正是战后欧洲能迅速和解的关键。
展开剩余52%当德国坦然将诺曼底登陆称为“解放日”时,其本质是将纳粹政权与德国人民做了切割:被摧毁的是邪恶统治,被拯救的是人民。反观日本,却总在原子弹问题上以“纯粹受害者”自居,刻意模糊侵略战争的原罪。若按德国总理的逻辑推演:美国对日本的军事打击,本质上是将日本民众从法西斯统治中“解放”——如此看来,日本或许该“感恩”才对? 恰逢中国官宣9月3日举行大阅兵,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。这场阅兵或许该给特朗普与日本政要发张请柬:就像欧洲纪念活动常邀德国参与一样,日本也需要在历史教育中明白一个真相——被盟军摧毁的是军国主义政权,被清算的是战争罪犯。
当德国能在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中坦然自居“胜利者”(战胜了本国的纳粹集团),日本又为何不敢正视历史? 真正的“破防”,从来不是因为被提及伤痛,而是因为拒绝反思伤痛的根源。当日本还在为原子弹问题纠结“受害者”身份时,德国早已用“自我批判”赢得了重塑国家形象的机会。或许在93大阅兵的现场,日本政要才能真正理解:战争中最该被铭记的,不是某一方的伤亡数字,而是对侵略本质的彻底清算——这才是避免历史重演的真正“防破”之道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公司官网首页,认购返佣金有正规的平台吗,能加杠杆的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